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7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4-09-26 16:55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31.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这反映出二者都主张( )。

A.复兴周王朝 B.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C.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 D.严格社会等级,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32.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主张“名正言顺”的实质是( )。

A.维护封建君主统治秩序 B.有利于“仁政”思想实现

C.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D.维护奴隶制社会等级秩序

33.汉武帝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史”为“御史”之意。这说明汉武帝时刺史( )。

A.属于地方行政长官 B.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C.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 D.威胁到君主专制的统治

34.从汉代文物资料中可以频繁地看到“国家”这一说法,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十六经》中的《五正》《兵容》《三禁》《前道》等篇都说到“国家”,中山怀王基出土的竹简《文子》中,“国家”一词连续出现5次。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集权政治体制建立 B.郡国问题得以解决

C.国家意识较为浓厚 D.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35.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统制经济”的实施 B.诸侯势力的削弱

C.“独尊儒术”的提出 D.察举制度的实行

【参考答案】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入口

教师招聘体检公告

教师招聘体检名单

教师招聘体检时间

责任编辑:欣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江西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8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6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5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4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3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2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