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izhou.hteacher.net 2023-08-29 11:33 贵州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是本单元的生活主题,而“责任对于你我他”这一框的教学主要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作一个承担责任的好公民。确立这一框的教学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因为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人生是否考试顺利的基础性条件,培养责任意识归根结底是要学生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做人做事,为自己负责,为别人负责,为社会负责,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培养目标,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这一课的设置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而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是学生学习国情国策的必要前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内容打下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本课的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乃至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大多十五六岁,仍处于对家长、老师及他人的过度依赖时期,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准确的给自己定位。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帮助学生学习本部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能力目标】
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提高自己负起责任的能力。
【知识目标】
理解有承诺就有责任,知道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
了解目前大自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难点】
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并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具。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1.背着书包上学、
2.同学之间虚心求教、
3.果皮纸屑投入垃圾筒、
4.乘车时将座位让给老人
想一想: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这些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意识到,责任时时处处与我们同在,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情境导入,情境设置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从对情境的讨论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有承诺就有责任
活动一:读一读
教师讲一个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多媒体出示故事梗概: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想一想:承诺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以各种形式对他人作出承诺,有口头形式,也有书面形式。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比如,你对父母承诺做一些家务,就一定要去做,不能食言。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小学语文《一路花香》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